打造“新名片”构建“新支柱”
迪丽瓦拉
2024-06-24 03:18:18
0

孙延安

京津冀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建设推进会日前举办。三地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结合各自优势,共同打造软件与集成电路协同创新平台。

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并称为“一芯一屏”,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关键基石。集成电路产业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进产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题中应有之义。京津冀作为中国四大电子信息产业集中区之一,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产业基础,三地在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材料等领域均有布局。然而,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单个地区全产业链布局的“大包大揽”和多个地区同质竞争的“一拥而上”,都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整合和产业的高效发展。因而,通过战略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对于提升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京津冀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发布,为集成电路产业协同发展提供关键支撑,三地借助政策东风,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链,有效提升了科技创新水平。具体来看,北京集成电路主链占比最大的是芯片设计,天津和河北则更多集中在芯片制造及设备。但由于相关应用产业比较薄弱,区域间集成电路产业的主体对接合作、成果转移落地存在困难,产业滚动发展、自主发展、集群发展的能力受到较大限制。由此可见,加强京津冀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建设,尤须进一步整合疏通各类创新要素,瞄准集成电路前沿领域,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力度。

如何将集成电路产业打造成为京津冀“新名片”和“新支柱”?首要之务是推进政策链、金融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优化协同发展环境,构建活力强劲、协作紧密的区域产业生态。比如,北京可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带动三地集成电路企业融合共生发展;天津可发挥集成电路领域人才培养、生态建设等领域优势,与京冀共同做大产业增量;河北则可借助京津两地公共服务载体,通过项目融资路演、技术对接、“揭榜挂帅”、案例应用等形式,助力产业招引,加快集成电路企业培育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加速集聚。

在信息化的今天,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主导产业。聚焦功能定位和产业优势,探索多样化合作机制,加快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建设,促进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三地定能共同推动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打造具有国内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高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