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提起茅台,你会想起什么?
不久前“再添两项国际领先科技成果”的新闻报道?今早还登录申购了茅台酒的i茅台?火爆全网的茅台冰淇淋、酱香拿铁、酒心巧克力?还是酒糟生态有机肥?
2022年,茅台重启科创盛会,并连续在2023年、2024年春分举行科创大会,布局科技创新工作,研究领域从原料、微生物、工艺技术、工艺装备到风味与食品安全、绿色化、医疗健康七大领域。
茅台集团2024科技创新工作会现场
科技力量强劲注入传统产业,塑造出一个崭新的茅台。
“没有科技创新的企业,终将倒在路上”
“没有科技创新的企业,终将倒在路上。”3月20日,春分,茅台集团科技创新工作会上,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如是说。
丁雄军讲话
如今的茅台,已经不会有人质疑要不要创新。
2022年春分,他用几个设问——“茅台是科学还是玄学?传承什么,创新什么?理论与实践、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是什么?”——为茅台厘清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传承不是照搬照抄,既要传承工艺之“形”,更要研究工艺之“道”;创新也不是盲目创新,而是要以茅台酒更美为目标,守正创新。
2023年春分的科技创新工作会,进一步系统回答了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之辩、传统与现代的时代之问,最终确定变与不变的茅台之解:让传承越来越传统,让创新越来越现代。
思想前所未有的统一,凝聚起前所未有的力量。
经费投入空前。2022年,茅台集团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161%。2023年,这一数据同比再增长20%,达到7.7亿元。
创新人才支撑有力。2023年,全职引进国家级人才1名、领军人才4名、拔尖人才5名、优秀人才1名,博士后2人,集团人才当量密度达88。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2023年,茅台开展创新项目359项,同比增长77%;引进先进技术41项,申请发明专利127项,发表SCI论文38篇。
继《茅台酒酿造过程酵母菌全程解析与资源挖掘》和《制酒全过程多维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获得国际领先的鉴定评价之后,茅台再添两项国际领先科技成果:《酱香型白酒高温大曲蛋白质组解析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酱香型白酒中重要含氮化合物快检技术研发及装备创制》。
日前,科技部下属查新机构据公开资料进行评估,茅台集团科技创新实力综合指数为68.67分,持续保持行业第一。
“茅台的科技创新,不是为了发论文”
“茅台的科技创新,不是为了发论文”,丁雄军说,茅台搞科研,是为了解决真问题。
2023年,茅台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率达40%。
高粱、小麦经过九次蒸煮、七次取酒后变为酒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酒糟作为白酒行业主要酿酒副产物,都是被丢弃的命运。
2016年,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开展《茅台酒酿造过程酵母菌全程解析与资源挖掘》课题。
这次长达六年的合作中,发现了一株耐高温酵母。科研人员将之与其他功能性微生物进行复配,放入酒糟中生产酒糟废料。不仅缩短了酒糟肥发酵周期,同时降低了氮素损失率,有效地提高了酒糟肥品质。循环产投公司形成了12万吨酒糟有机肥料生产能力。
——这一项目在此次科技创新大会上拿下一等奖。
2019年,茅台集团旗下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启动基于酱香型白酒酒糟发酵饲料生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研究。在此次研究中,科研人员成功筛选出适宜在茅台酒糟中生长的酿酒酵母和相应菌酶体系,通过菌酶协同发酵技术和多级低温干燥工艺,用酒糟生产出普通蛋白饲料(干白酒糟粉)、酿酒酵母培养物饲料,年产值达到9000万元左右。
根据《酱香型白酒主产区关键环境因子评估及承载研究》的研究成果起草的《关于赤水河流域白酒产业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相关建议》《关于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赤水河流域白酒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多份政策建议报告,为《贵州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的立法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集团旗下技术开发公司研发的防二次使用的防伪瓶盖,通过创新设计耐高温紧箍防拔结构,有效解决传统瓶盖易拆解问题,确保产品无法被回收再利用,有效解决高端酒类产品市场上的假冒伪劣问题,保障消费者权益。
茅台众多的科技创新都服务于生产,科研人员扎扎实实地将论文写在了生产实践中——
“郑麦821”等6个新品种获农业农村部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实现集团公司在酒用原料品种权方面零的突破;
牵头制定了白酒行业首个碳排放核算及产品碳足迹评价团体标准;
i茅台数字营销平台获国务院国资委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赛一等奖;
首次从全组分分析角度精准定性茅台酒中3500多种分子;
发表行业首篇国际期刊影响因子大于15的科技论文;
贵州茅台股份公司4项QC成果首次获得ICQCC发表赛金奖。
用明天的技术布局后天的产业
2023年,茅台集团调整“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实现酒主业全产业链整体布局,并提出积极探索“3T”(生物技术BT、信息技术IT、食品技术FT)产业,布局新兴产业。
丁雄军认为,当下的茅台,要用昨天的技术提升现在的产业、用今天的技术发展明天的产业、用明天的技术布局后天的产业。
“这三样,都得做。”这是茅台的决定,用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探索布局未来产业,“但都不能脱离酒这个主业,不能异想天开。”
2024年,茅台科技创新工作方向是——
推进全产业链专业化,赋能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系统推进原料种植良种、良法、良土、良态体系研究,推进酿造微生物、酿造工艺技术体系、酒体设计及新产品研发、品质评价体系建设、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研究。
坚持产业发展绿色化,促进产业链循环可持续。深入推进环境生态功能研究,系统实施环境污染治理,持续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
聚力全业务域数字化,引领行业现代化发展。提升集团运营数字化管控能力,加快数字赋能产业发展能力,夯实数字底座支撑能力。
丁雄军提出的明天的技术、后天的产业,具体到茅台集团层面是指在合成生物学等领域进行创新布局。
布局包括菌种资源挖掘、生物信息资源开发、天然产物合成设计、规模发酵工艺设计、产品开发落地等领域,在开发与保护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微生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资源等。
可以预见,未来的茅台,不止有美酒。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清 湛泽梅
编辑 刘显玉
二审 贺诗涵
三审 李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