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相信所有航空迷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早日看到咱们的国产大飞机C919扬帆出海,能够在全球民航市场和波音、空客这些巨头参与竞争。事实上,我国一直在努力。特别是对于欧洲市场的开拓,中方早在2019年就向欧洲航空安全机构提出了申请,希望获得适航证。这两年来,C919的研发和完善突飞猛进,国内订单急速猛增,眼看着就到开花结果的时候了。殊不知,欧洲方面传来消息,适航证的颁发很有可能要再拖5年。面对欧洲的刁难,我们并没有干等,而是找到了B方案。
首先来说,欧洲航空安全局的“拖字诀”完全是故意为之。原本我们计划能够在2026年前获得美欧适航证,这是因为近两年来C919已经获得了不少海外客户的青睐。比如,此前爱尔兰瑞安航空公司就有采购意向,正是因为没有美欧适航证,这笔订单无法达成。与此同时,从目前国际民航客机市场的竞争形势来看,现阶段也是C919进入国际市场的最佳时机,因为全球民航客机领域的两大巨头波音和空客,都面临不小的麻烦。
波音的问题不必赘言,自前几年航空事故频频出现后,波音客机就被打上了“不安全”的标签。进入2024年以来,波音旗下多款客机更是频频暴雷,诸如门塞脱落、轮胎掉落、引擎起火等问题不断。美国的相关管理审查部门更是已经确认,波音在客机制造和管理方面都存在严重漏洞。在这样的前提下,波音在民航市场遭遇滑铁卢,订单锐减,市值暴跌,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同样,空客的日子也不好过。
原本空客指望乘着波音的颓势一举垄断民航市场。然而,俄乌冲突和红海危机的爆发,让空客的供应链出现严重问题。简单来说,随着胡塞武装大杀四方,空客急需的航空材料产能下降,运输周期拉长,成本激增,再加上原本欧洲经济就不景气,空客也面临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这就导致其产能根本无法恢复到全盛期。正是因为欧美的两大巨头企业都处于低谷期,为了保住现有的市场,欧美国家自然要采取“保护主义”政策,不能让名气和好评度越来越高的C919出现在欧美民航市场。
市场不等人,对于欧美国家的小算盘,我们也另辟蹊径。所谓西方不亮东方亮。既然美欧适航证不好拿,那么我们就干脆不要,去寻找新的市场。在不久前举办的新加坡航展上,C919就首次走出国门惊艳亮相。可以说,从性能、质量、安全性以及产能供应各个角度来说,C919都能满足国际民航市场的需求。再加上C919和波音、空客的同类机型相比更具性价比优势,因此受到很多外国客户的青睐。
其中,中东大户沙特民航部门在航展结束后还专门组团参观了位于上海的C919总装线,表达出了采购意向。我们也借着新加坡航展的宣传机会,把C919一路推广到越南、印尼、老挝、柬埔寨和马来西亚,都得到了好评,马来西亚等多国民航部门都有意采购C919。这么说来,局面顿时豁然开朗。未来,只要我国和这些国家达成合作项目,获得这些国家民航管理部门颁发的适航认证,或者让对方承认我国的适航证,那么C919扬帆出海就毫无问题。和欧美市场相比,中东和东南亚国家同样有海量商机,足以让C919长期运营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C919的出海梦还没有完成,但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民航客机,早就有了出海先例。早在2005年,中航飞机西安飞机分公司研制的涡桨支线客机新舟60就进入国际市场,如今在亚非16个国家运营。与此同时,商飞旗下的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也于2022年进入印尼市场。有好产品在手,我们压根不用看欧美国家的脸色。我们也期待着C919早日一飞冲天,成为中国民航客机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