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叠加春节期间相对平稳回暖的经济表现,以及全球大类资产侧面体现出的风险偏好回升,对于节后A股的反弹延续可以更多一分期待。但对于节前的反弹是否能构成明确的反转,仍需要跟踪货币-信用-需求的传导、通胀表现、年后复工复产情况等因素。配置思路维持推荐红利底仓+科技进攻。
报告要点
1、美国1月通胀数据均超预期,3月降息概率不到10%,降息进程延后使得美国地产链补库拉动国内出口的线索、以及国内开启货币宽松的时点均需要进一步等待跟踪。
2、国内1月社融开门红,但由货币向信用的传导仍需时间。M1-M2剪刀差大幅收窄至-2.8%,M1能否持续企稳,是货币信用能否有效带动需求企稳的重要观测变量。
3、国内1月通胀数据仍为筑底态势,或拖累Q1名义增长,影响A股业绩表现。
4、港股开门红,大宗商品铜&油上涨、黄金下跌,离岸人民币汇率稳定,均体现市场尤其中国资产的风险偏好回暖。
5、春节各项出行、消费数据较疫情前均有平稳回暖,但假期前地产尤其新房消费仍偏弱。
6、节后反弹延续多一分期待,但能否构成反转仍需跟踪货币-信用-需求的传导、通胀表现、年后复工复产情况。
7、配置思路:维持推荐红利底仓+科技进攻,短期关注大宗表现较好的铜(工业金属)、油(炼化及贸易),政策发力后提高成长权重。
报告正文
一、美国:1月通胀超预期,3月降息概率渺茫
美国通胀数据超预期,市场降息预期显著降低。美国1月CPI同比增加3.1%, 前值3.4%,市场预期2.9%;核心CPI同比增加3.9%, 前值3.9%,市场预期3.7%;PPI同比增加0.9%,前值1%,市场预期0.6%。通胀数据全面超预期背景下,即使美国1月零售销售额环比超预期下滑仅为-0.8%,但当前对美联储降息路径影响有限。结合近期美联储官员的偏鹰表态,以及CME当前3月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概率仅为不到10%,相较于1周前约20%、1个月前超60%的概率,3月美联储开启宽松进程的希望渺茫。另一方面在我们此前报告《美国补库:24年中国出口新机遇》中提到,“24年美联储降息对中国的影响可能从流动性转向基本面,美国房地产等利率敏感型行业可能触底反弹,带动美国库存周期进入补库环节,从而拉动中国出口需求。”而美国1月新屋开工同比再转负,利率higher for longer的背景下,美国地产市场预计仍将承压,补库线索还需跟踪。以美国预计延后开启降息进程作为侧面跟踪参考,国内央行开启货币宽松的路径以及时点也需等待。
二、国内:社融开门红,价格仍偏弱
1月社融增量新高实现开门红。1月社融新增6.5万亿,同比多增5044亿;人民币贷款增加4.92万亿,同比多增162亿;1月末,社融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5%,M2同比增长8.7%。社融新增创下有数据记录以来新高,分项方面主要贡献来自企业债、非标,央行口径人民币贷款同样多增,但如我们此前报告《从躁动到反转——策略周聚焦》中所述,“信贷开门红概率较高,2011年以来年初多见信贷高增”,社融开门红多为季节效应。结构来看,剔除政府债后社融同比增速则连续10个月下滑至8.2%,信贷同比增速下滑至10.1%,由货币向信用的传导仍需等待。好消息在于M1同比的大幅回升,M1-M2剪刀差收窄至-2.8%,虽然主要为春节错位因素影响,但往后走M1能否持续企稳,将是货币信用能否有效带动需求企稳的重要观测变量。
价格表现剔除季节性影响后仍偏弱,或影响A股24Q1业绩表现。我们此前年度策略《变局与新篇:新航海时代——2024年A股市场策略》中提到,“24年业绩展望:名义GDP比实际更重要,弱通胀下增长有限”,名义增长中最重要的价格变化在1月仍表现为筑底走势。具体来看,1月CPI同比-0.8%,PPI同比-2.5%,前者的下滑主要受到春节错位的季节性因素影响,后者则降幅由前值-2.7%收窄。但考虑历年春节前1个月及春节当月的CPI环比变化,24/1的CPI环比为0.3%,弱于历史多数年份,价格表现仍承压。
三、全球大类资产表现:港股开门红,美股震荡
港股开门红,或体现中国资产风偏回升。港股市场2月14日开市后连续3日上涨,具体来看,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2.9%和5.5%,此前1月份受到较大压制的中国资产在春节期间呈现较好走势,且除美股外主要国家股指均有所上涨,侧面体现整体风险偏好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大宗商品方面LME铜上涨3%、ICE布油上涨2.2%,COMEX黄金下跌-1.2%,同样能对风偏回升有所印证。汇率方面美元兑日元上升1%,离岸人民币汇率较为稳定。美股方面则先后受到超预期的CPI、PPI数据影响,整体震荡。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在降息预期降低的背景下上升15bp。
四、春节数据:出行消费同比、较疫情前均有平稳回暖,地产消费偏弱
春节各项数据较疫情前均有平稳回暖,但假期前地产消费仍偏弱。我们此前报告《从躁动到反转——策略周聚焦》提到,1-2月是传统经济淡季,并且数据变化均有春节假期因素的影响,如前文分析的金融数据、通胀数据,基于其年初较好或者承压的表现,很难对全年的趋势性影响做出前瞻判断。而从春节期间各项出行、消费数据来看,整体较疫情前呈现相对平稳的回暖态势,但假期前的地产消费尤其新房表现,仍然处历史低位的偏弱走势。
出行:居民出行热度同比、较19年均有增长。整体出行数据均体现出今年春节期间居民活跃程度同比上升,且较疫情前已有显著增长。24年腊月十六至正月初六统计来看,全国客运量日均4023万人次,较23年同比增长7%,全社会跨区域人流量日均2.3亿人次,较23年同比增长13%,较19年同期增长12%。对比百度迁徙规模指数历年腊月二十至正月初六水平,24年日均为629,较23年同期日均632基本持平,初一至初六日均786较23年734则有7%增长。
旅游:多地旅游人数创新高。春节前四天,北京全市重点监测的旅游景区(地区)为174家,累计游客接待总量960.1万人次,同比增长80.4%。四川春节截至第七天15时,全省纳入统计的833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537.6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6253.18万元,与2023年同期同口径相比,分别增长25.74%、32.63%;与2019年同期同口径相比,分别增长14.61%、30.86%。湖南春节七天假期,全省纳入摄像头大数据监测的文旅单位952家,累计1099万人次,同比增长57%。
观影:春节档观影热度较疫情前显著增长。24年初一至初六电影票房总计65亿元,同比变化-4%,但主要由平均票价变化-5%拖累,观影人次、总场次同比增长1%、17%均有正增长。总票房、观影人次、总场次、平均票价较19年分别增长10%、0%、8%、11%,较疫情前实现全面增长。
地产销售:节前新房销售历史低位。24年春节期间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日均17万平方米,同比变化-34%,位于历史较低位。10城二手房成交面积日均13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11万平方米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历史水平。
五、配置:反弹延续多一分期待,维持推荐红利底仓+科技进攻
节后反弹延续多一分期待,但能否构成反转仍需跟踪。叠加春节期间相对平稳回暖的经济表现,以及全球大类资产侧面体现出的风险偏好回升,对于节后A股的反弹延续可以更多一分期待。但对于节前反弹是否能构成明确的反转?需要跟踪以下若干关键因素:1)宽货币-宽信用-拉动需求是否能够有效传导,包括M1等金融数据;2)通胀能否为名义增长做出正向拉动,包括PPI、CPI价格数据能否企稳回正;3)1、2月经营淡季背景下,年后的复工复产情况。
行业配置:维持推荐红利底仓+科技进攻,短期关注大宗表现较好的铜(工业金属)、油(炼化及贸易),政策发力后提高成长权重。我们维持年度策略《变局与新篇:新航海时代——2024年A股市场策略》观点,全年配置方向推荐红利底仓+科技进攻。我们认为红利底仓的切换可能是未来3-4年机构仓位调整的主要方向,背后是经济增量转存量的过程中,市场定价会降低资本开支的权重,转而追求自由现金流优秀、有红利支配能力的上市公司(详见前期报告《红利背后的自由现金流牛市——自由现金流牛市系列二》),以险资为代表的红利低波投资者重点关注行业:煤炭开采、炼化及贸易、厨卫电器,短期关注春节期间大宗商品表现较好从而可为自由现金流做出正向贡献的铜(工业金属)、油(炼化及贸易);公募可能更为偏好的红利成长行业:白电、厨卫电器、通信服务。科技成长在短期市场底部风偏回暖+OpenAI发布首个视频生成模型Sora的事件催化下,或表现较优,建议在观测到明显的政策宽松信号,风险偏好有显著提升后再追加筹码,建议重点关注两条进攻主线:1)有基本面支撑的行业,包括消费电子、半导体、汽车产业链;2)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九大颠覆/前沿性技术对应主题,关注估值&24E业绩匹配度较高的生物制造(化学制药、化学制品)、绿色技术(电池、普钢)、数字经济(软件开发、计算机设备等),详见《九大颠覆/前沿性技术的配置线索——策略周聚焦》。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2、海外经济疲弱,可能对相关产业链及国内出口造成影响;
3、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因市场环境等因素变化,历史数据得出的经验可能在未来失效。
来源:券商研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