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瞻产业研究院发布:《中国酸奶发酵剂行业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酸奶发酵剂定义
酸奶发酵剂是指用于酸奶发酵过程中,能够起到促进牛奶乳酸菌生长和代谢产生乳酸的微生物混合物或者单一纯种培养物。主要由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和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构成,这两种菌都是革兰氏阳性菌,在牛奶中进行乳酸发酵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酸奶发酵剂可以增加酸奶的口感、营养价值和保质期,它的存在可以帮助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并且能够使酸奶的PH值下降,从而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此外,不同种类的酸奶发酵剂配方和使用方法也会影响酸奶的香味、口感、酸度等特点。
当今市场上常见的酸奶发酵剂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混合型发酵剂和纯种培养物。混合型发酵剂是指将多种适宜酸奶发酵的菌种混合后制成的发酵剂,能够使酸奶的风味和口感更加丰富。纯种培养物则是指只含有一种乳酸菌或嗜热链球菌的发酵剂,这种发酵剂制作的酸奶更容易控制口感和营养成分,同时也更利于生产中的规模化操作。
酸奶发酵剂分类
混合型酸奶发酵剂:混合型酸奶发酵剂是由多种不同的乳酸菌和嗜热链球菌组成,包含了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bulgaricus、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等常用乳酸菌,以及其他一些对口感、酸度、颜色和香味影响较大的菌种。混合型酸奶发酵剂制作出来的酸奶口感更丰富,有更多的风味选择。
纯种酸奶发酵剂:纯种酸奶发酵剂只含有一种乳酸菌或嗜热链球菌,例如Lactobacillus bulgaricus、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等单一菌种。纯种酸奶发酵剂能够保证酸奶的口感和营养成分均匀稳定,更利于生产中的规模化操作。
功能性酸奶发酵剂:功能性酸奶发酵剂与普通酸奶发酵剂相比,除了包括Lactobacillus bulgaricus、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等常用乳酸菌外,还添加了其他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细菌和膳食纤维。例如,添加Bifidobacterium bifidum等益生菌的功能性酸奶发酵剂可以增强肠道免疫力和抗菌能力。
原材料配制型酸奶发酵剂:原材料配制型酸奶发酵剂是指将发酵剂中的乳酸菌和嗜热链球菌分别提取出来,与不同种类的原材料进行配制,利用自然发酵的方式制作酸奶。这种方法成本较低,适合于小规模生产或家庭使用。
数据来源:智研瞻产业研究院
酸奶发酵剂优缺点
促进牛奶中乳酸菌的生长和繁殖,帮助转化乳糖为乳酸,提高酸奶口感、保质期和营养价值。
可以影响酸奶的香味、口感、酸度等特征,从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可以使得酸奶的PH值下降,从而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提高酸奶的安全性。
酸奶发酵剂缺点
酸奶发酵剂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才能进行乳酸发酵,因此需要耗费一定的能源和时间成本。
发酵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专业技术和设备支持,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
酸奶发酵剂中添加物质量和种类的控制也是一个难题,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健康问题。
酸奶发酵剂发展历程
古代人类使用的酸奶发酵剂主要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乳酸菌和嗜热链球菌,这些微生物会在适宜的环境下对牛奶进行发酵,从而制成酸奶。19世纪初期,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研究发现,酸奶中含有一种能够发酵牛奶的乳酸菌,他将这种菌命名为“拉氏杆菌”,并利用其制成第一批商业化的酸奶发酵剂。
20世纪初期,俄罗斯科学家伊利亚·梅切尼科夫发明了首个大规模工业化制造酸奶的方法,并且将酸奶发酵剂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20世纪后期,酸奶发酵剂的种类和配方得到不断更新和改进,如添加保健成分、提高发酵效率等。随着生物技术和食品科学的飞速发展,酸奶发酵剂的基因工程、功能性改良和多样化研究也日益升温。例如,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将其他有益菌种的基因导入酸奶发酵剂中,使其具备更加丰富的功能性;利用现代微生物技术,还可以通过对酸奶发酵剂基因组进行深度解析和分析,进一步优化其制作工艺和产出效果。
酸奶发酵剂上中下游
上游主要是牛奶和其他原材料供应商。这些供应商提供生产酸奶所需的原材料,包括新鲜的牛奶、糖、果汁等。中游是酸奶发酵剂制造商。这些公司生产酸奶发酵剂,包括混合型、纯种、功能性、原材料配制型等各种类型的发酵剂。下游则是酸奶产品制造商和销售商。这些企业使用酸奶发酵剂将生产出的酸奶进行加工、包装和销售,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数据来源:智研瞻产业研究院
酸奶发酵剂市场规模
2017年我国酸奶发酵剂市场规模约为10.2亿元,同比增长率为8%左右。2018年我国酸奶发酵剂市场规模约为12.8亿元,同比增长率为20%左右。2019年我国酸奶发酵剂市场规模约为14.3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6%左右。
1.17-22市场规模数据图表: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酸奶发酵剂行业市场规模10.2亿元,2022年中国酸奶发酵剂行业市场规模21.4亿元。2017-2022年中国酸奶发酵剂行业市场规模如下:
图表:2017-2022年中国酸奶发酵剂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智研瞻产业研究院
2. 23-29市场规模数据图表
预测,2029年中国酸奶发酵剂行业市场规模50.3亿元。2023-2029年中国酸奶发酵剂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如下:
图表:2023-2029年中国酸奶发酵剂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智研瞻产业研究院
我国进口酸奶发酵剂主要来自欧美、日本等地,其中欧美地区占比较大。进口规模从2017年的约50吨逐年增加,到2020年达到了约150吨。我国出口酸奶发酵剂主要流向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其中拉美地区占比较大。出口规模从2017年的约30吨逐年下降,到2020年降至约20吨左右。
酸奶发酵剂发展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生产经营责任,保证生产过程符合卫生标准。这为酸奶发酵剂行业提供了强制性的安全生产和质量控制要求。《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生物技术在食品、医药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并加强生物技术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等方面的建设,这将为酸奶发酵剂行业带来良好的市场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了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等方面的规定,为酸奶发酵剂的生产和使用提供了必要的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法规》规对进出口食品的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为酸奶发酵剂出口提供了必要的监管和指导。
酸奶发酵剂发展障碍详细分析
1、市场竞争压力:目前,国内外均有众多企业涉足酸奶发酵剂行业,市场竞争压力较大。一些龙头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专利,以及规模优势,导致新进入者面临较高的进入门槛。
2、成本压力:原材料价格、能源费用、人工成本等因素对于酸奶发酵剂的成本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一些新型酸奶发酵剂产品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成本相对较高,使得市场定价变得困难。
3、技术水平不稳定:酸奶发酵剂行业科技含量较高,相关技术更新换代较快,企业需要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否则将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
4、质量安全问题:酸奶发酵剂的品质安全是关系到酸奶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因素。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不规范操作、原料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酸奶发酵剂发展空间详细分析
1、市场需求空间:酸奶发酵剂行业主要服务于酸奶生产领域,而酸奶作为一种健康营养、易于消化吸收的乳制品,其市场需求一直保持增长态势。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未来几年我国酸奶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这将为酸奶发酵剂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
2、技术创新空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酸奶发酵剂行业也在进行技术创新,如功能性酸奶发酵剂、低糖酸奶发酵剂等产品已经问世,这为行业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3、国际市场空间:酸奶发酵剂作为一种国际化的原材料,其出口量逐年增加。我国的酸奶发酵剂正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同时也会受益于“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推进。
4、现代供应链空间:随着物流体系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供应链已成为酸奶发酵剂行业重要的增长点,这也为行业提供了更多的运营模式和商业机会。
总之,酸奶发酵剂在未来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加强品牌建设、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供应链效率等方式,积极抢占市场份额,加速行业转型升级,实现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