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克新材股票投资价值 派克新材股票研报(2022.320)
admin
2022-03-21 10:12:12
0

  派克新材(605123)

  事件:公司 2021 年营业收入 17.33 亿元(+68.65%),归母净利润 3.04 亿元(+82.59%),扣非归母净利润 2.86 亿元(+91.14%),毛利率 29.00% (-0.51pcts),净利率 17.54% (+1.34pcts)。

  投资要点:

  航空航天锻件增速 118%驱动业绩提升;2021Q4 创单季最佳业绩

  2021 公司营业收入 17.33 亿元(+68.65%),归母净利润 3.04 亿元(+82.59%),扣非归母净利润 2.86 亿元(+91.14%);其中航空航天和石化业务增速分别 117.77%、96.99%,带动业绩快速提升。毛利率 29.00%(-0.51pcts),净利率 17.54%(+1.34pcts)。2021Q4 收入 5.42 亿元、归母净利润 0.91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81.89%、 103.16%,创出单季最好业绩。

  下游应用多点开花,资产负债表反映在手订单充足

  公司专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自由锻和环锻成型,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石化、电力以及其他(主要包括舰船、机械、兵器、锻造等行业)等;行业覆盖广泛,产品种类齐全,可以根据下游各行业的景气周期、客户订单情况,兼顾效益和效率,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以满足更广泛的客户需求,使公司拥有了较强的抗市场冲击能力和盈利能力。

  在航空领域,公司航空锻件产品主要用于航空发动机机匣、燃烧室、密封环、支撑环、承力环等重要部位;航天锻件主要配套多个型号长征系列及远征上面级等系列型号运载火箭和多个型号导弹等产品。报告期内,航空航天锻件领域实现营收 7.16 亿元,营收占比41.31%(+9.32pcts) ,毛利占比 65.81%(+19.92pcts) ,毛利率 46.21%(+3.87pcts),为公司目前盈利能力最强的业务;2017 年--2021 年,该业务复合增速高达 39.20%。

  公司石化锻件主要为各类石化设备配套用法兰、管板等。 2021 年,我国石化行业经济业绩超预期,全行业收入同比增长 30%,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126.8%。受下游高景气的驱动,2021 年公司石化锻件实现营收 5.22 亿元(+96.99%),接近翻倍。营收占比 30.13% (+4.33pcts),毛利占比 17.94%(+0.83pcts),毛利率 17.27%(-2.30pcts),受原材料上涨影响,毛利率出现小幅下滑

  电力行业中,公司主要为火电、风电、核电等电力装备提供锻件。2021 年,受核电业务下降影响,电力锻件营收 1.72 亿元(-32.41%),营收占比 9.91%(-14.82pcts),毛利占比 4.58%(-20.14pcts),毛利率 13.41%(-16.10pcts),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其原因或为,2020 年公司完成了东重蒸汽发生器、换热器等关键组件锻件的研发,并批量供货,实现国产替代,电力锻件毛利率较高;但此类订单或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其他锻件(主要包括舰船、机械、兵器、锻造等行业)收入 1.42 亿元(+57.29%),主要是机械锻造产品增长所致,业务占比不大。

  2021 年,公司管理费用率 3.05%(-1.01pcts),规模效应显现;销售费用率 1.69%(-0.45pcts);财务费用率 0.07%(-0.22pcts)。公司研发投入 0.79 亿元(+83.59%),研发费用率 4.55%(+0.37pcts),公司加大对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产品的研发。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为 4.99 亿元(+77.02%),其中占比较大的为原材料 2.57 亿元(+92.65%),公司订单增加,提前备料;在产品 1.31 亿元(+37.31%);合同负债 0.21 亿元(+50%)。预付款 1.20 亿元(+134.38%),主要为增加原材料备料所致。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经营模式,存货、合同负债、对供应商预付款的增加均表明下游景气度较高,公司在手订单充足。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锻造行业,主营产品涵盖辗制环形锻件、自由锻件、精密模锻件等各类金属锻件,可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电力、石化以及其他各类机械等多个行业领域,

  在航空领域,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航空环形锻件研制与生产的专业化企业,覆盖在役及在研阶段的多个型号航空发动机;在国际业务上,公司与罗罗、GE 的长协订单持续推展,2021 年已收到部分批产订单;同时 2022 年将争取完成赛峰集团的供应商审核工作。在航天领域,公司顺利通过航天科技集团某院所供方评审,参与新一代载人火箭项目研制对接落地,为后续工程化配套奠定了基础。在核电领域,公司取得民用核安全生产许可证,为进一步拓展核电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风电领域,公司成功取得风电 CE认证,将加大力度投入风电产品的开发。公司 2022 年也将主要围绕“航空航天、新能源、进口替代”的市场目标,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提升占有率。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