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消费者保护宣传行动走进深圳都市频道。深圳网警与平安信用卡风险管理专家冀鑫为广大市民支招“如何打击‘落地页’陷阱”。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数字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的收集和利用一方面推动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对个人合法权益造成侵害的问题。因此,对滥用和违法收集个人信息进行治理成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年底,发现有公司利用网络落地页推广来套取网民个人信息,进一步调查发现该团伙形成产业链,涉及多地,获取数万条个人信息并转卖,警方确定证据和团伙架构后实施抓捕,目前已有33人被刑事拘留。
为了让观众更为直观的了解弹窗测试诈骗手段和危害,5月7日晚20点16全国首档网警电视节目《网安天下》节目组邀请了平安信用卡中心风险管理专家冀鑫,针对此类案件的形态和危害进行了深入解读,帮助广大金融消费者提升金融风险知识,远离网络黑产陷阱。希望通过《网安天下》向广大观众传递更多金融网络消费安全知识,提高大众针对网络诈骗的安全防范意识,践行平安作为头部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
落地页也叫“引导页”,在互联网营销中,“引导页”就是当潜在用户点击广告或者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后显示给用户的网页。一般这个页面会显示和所点击广告或搜索结果链接相关的扩展内容,例如通过网页推广发一些个人征信测试的广告,然后诱惑网民填个人信息转卖。通常,落地页上各种信息背后暗藏的是发掘并收集潜在消费者信息的表单,目的是将访问者转化为潜在客户,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继续跟进。落地页为访问者提供了一种“目标超明确”的方向。
然而这种测试一般是不准确的,它的后台可能根本没有和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做对接,因为查询公民征信是需要资质的,资质发放很严格,这类测试更多是这些机构为了获取客户个人信息以及锁定高潜客户的幌子而已。
节目组呼吁广大市民,如有需要,可以到就近的中国人民银行网点,或人民银行发布的可提供打印征信报告服务的商业银行网点,或者通过登录中国人民银行的官方网站,可以很便捷的查询个人征信情况。
如何规范网络营销和广告发布,冀鑫提出两个倡导和者建议:“一是互联网平台是不是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监控清理机制,这类易出问题的落地页推广方式,审慎批核、实时监控、及时清理;二是建议各类金融机构进一步在消费者金融知识和反诈骗知识上多做宣传,进一步提升消费者金融安全的意识”。
信息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既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又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利用广告推广设置陷阱的团伙,涉及多个专门从事非法收集转卖公民个人信息的机构,已经形成产业链。大家经常接到骚扰电话,往往是一些小信贷公司购买了群众的个人电话号码,打着无抵押即刻放款的旗号骚扰,这样的贷款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陷阱。
为此,如何防止因个人信息被非法收集或滥用而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冀鑫建议普通老百姓应该注意,“不轻信、不贪图小便宜、注意合理授权等方式(比如需要你填写个人信息后会获得一点点蝇头小利等等),来保障个人的隐私信息不被侵犯或者不被过度运用”。
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非常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通过自主研发的SAFE智能反欺诈风控系统,运用严把开户环节、监测可疑账户和强化内部管理等手段,进一步阻断网络黑色产业链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路径。“对于企业来说,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机制,不仅是为了确保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犯,更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冀鑫坦言。
此外,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长期通过各类渠道推行常态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传播,并针对老年人、学生、偏远地区的特殊群体开展了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帮助消费者全面提高金融素养、远高网络非法中介、规避法律风险、保护好个人信息,避免网络黑产侵害。
广告